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五一”假期临近,五一将迎来新一波消费潮。中国者协4月23日,消费行安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布消提醒消费者在假期出行、费提购物时秉持安全第一的示出原则,践行绿色消费的全第理念,维护自身权利。践行
提高意识,绿色安全为先。五一春夏之交,中国者协风景宜人,消费行安消费不少消费者选择出门踏青、布消购物、费提聚餐等活动。示出出门在外,消费者应注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排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平安归来。要注意交通安全。自驾游提前检查车况,守法通行,不去未开放景点、无人区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目的地;给电动车充电时,要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充电桩,确保充电枪头与车辆充电口的干净、干燥,留意不要让雨水流入充电口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同时预先做好充电安排,避免陷入道路拥堵充电难的窘境。要注意食品安全。在外选择《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购买包装及标签信息完整的食品,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不要食用“野味”和未加工处理的“生鲜”食品。要注意财产安全。出行在外要保管好随身财物,尽量不携带贵重物品,做到“轻装简行”;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各种中奖、优惠活动,了解电信诈骗典型案例,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要做好疾病防控。保持好个人卫生,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注意避免疾病交叉感染,特别是老人、小朋友要做好防范措施。
文明出行,绿色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倡导消费者坚决抵制餐饮浪费、过度包装等不良行为,共筑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五一”聚餐时,要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主动践行“光盘行动”。购买茶叶、蛋糕、水果等商品时,主动选择包装简约、质量过硬的商品,抵制奢华浪费的包装商品,摒弃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建议消费者在正确评估自身消费能力的基础之上,审慎选择、理性消费,避免冲动消费。
明辨陷阱,及时维权。消费者在面对各种商品时,要擦亮双眼,谨防陷阱。当心虚假宣传。要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好坏,不偏信商家宣传,最好在购买商品前要核实商品价格,货比三家,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商品信息,选择正规平台购买。仔细审查合同。如果跟团旅行和进行预付式消费,一定要对服务的价格、质量、规格、标准等合同条款严格审查,明确违约责任,签订书面合同。保留消费凭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要注意索要并留存消费凭证,同时可以对商品宣传广告、聊天记录、支付记录进行截图保留,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中消协还敦促经营者诚信守法、合规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绿色健康的消费环境,重视消费者的诉求,为消费者“五一”假期增添幸福感、安全感,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提振消费信心。
责任编辑:张林保为推进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发展,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合肥市幼儿园等级认定评估办法》近日出台,全市幼儿园共分三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市特一类幼儿园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杨怡记者朱海)9月19日,记者从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江西2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2022中国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0月下旬以来,福建省疫情形势严峻,福州市等部分地区堂食被按下“暂停键”后,福建省市场监管系统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四个最严”要求,筑牢疫情防控和食品 ...
2月21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的学生们在“城市阅读空间”里阅读。日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一处名为“六小淘沙悦·书房”的城市阅读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据介绍,这家城市阅读空间开设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校园内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段涵益 记者朱海)今年以来,江西省萍乡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问题隐患,加强市场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努力保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维护老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韦华广记者顾艳伟)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责任重大。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监管力量不均衡、监管标准不明确、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