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入住酒店体验不佳,消费消费者在平台发布差评,删差事后酒店方承诺免除房费,评酒但要求消费者删掉差评,消费此要求被平台方拒绝。删差近日,评酒上海市长宁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了该起纠纷。消费长宁区消保委表示,删差平台应当维护消费者发表真实评论的评酒合法权利,酒店不能将补偿作为删除差评的消费谈判筹码。
记者了解到,删差今年10月,评酒消费者李女士通过平台订了一间客房,消费入住后发现环境比较吵、删差设施比较破旧,评酒此后通过平台给了差评并上传了照片。酒店方看到差评后联系李女士,希望李女士与平台沟通删掉差评,1900元房费给予全免。消费者随即联系平台删除差评,被平台拒绝。双方协商未果,李女士投诉至长宁区消保委。
投诉处理过程中,消费者要求删除差评或退还1900元房费,平台基于入住体验不佳给予100元补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长宁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向消费者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对此表示知晓。平台向长宁区消保委展示了评论规则,规则明确审核通过后的评论无法删除。平台认为此举是保障评论的真实性,若花钱就能删除差评,评论就失去了公信力。长宁区消保委对平台的态度表示认可。
《电子商务法》赋予消费者“差评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批评权。长宁区消保委指出,平台应当维护消费者发表真实评论的合法权利,而删除评论只能是评论不真实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如虚假点评、恶意差评、人身攻击、辱骂行为等。
长宁区消保委表示,起初消费者针对酒店环境问题发表的评论是依据事实判断的真实评价,目的是希望酒店提升服务质量,也提醒其他消费者谨慎选择,而不是为了免单。尽管实践中“花钱控评”“刷单炒信”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不代表这种做法是合法的。酒店可以因为入住体验不好,给予消费者一定补偿,但不能将补偿作为删除差评的谈判筹码。
责任编辑:赵英男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认真筹划部署,广泛开展“3•15”主题宣传活动,严格监管执法,高效化解消费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广泛开展宣教活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朝阳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为进一步营造网络市场放心消费环境,助力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以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为抓手,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与网络市场新业态相适应的监管与服务 ...